網誌文章搜尋建議

給多發性硬化症MS病友和親友的建議:
如要搜尋站內相關文章可多利用
"搜尋此網誌的文章內容"的功能,這樣就可以快速的找到你想要得資訊而不需要從第一篇開始看了.
有關CCSVI(靜脈血管窄化及手術的資訊)可在相關連結以及相關MS blog內

推薦頻道:Gimmy a break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多發性硬化症新檢驗方式:原來一切都從眼睛開始

一眼看穿!眼掃描偵測多發性硬化症


根據英國《BBC》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因為人體神經纖維外層保護的「髓鞘質」(myelin)脫失受損所致,而視網膜後方的神經纖維是少數無髓鞘質覆蓋的區域 ,因此最有可能直接獲得早期的症狀
試驗中找來了164名多發性硬化症病人,利用光學相關斷層掃描技術測量患者視網膜後方神經纖維的厚度,發現患有復發型多發性硬化症的患者,視網膜變薄的速度會增快42%;同樣地,有炎症性病變的多發性硬化症者,也會出現視網膜變薄速度增快54%的現象。
多發性硬化症的成因多變,環境因子與遺傳因子都會促進自體免疫反應的發生,好發於20-40歲,以女性較多,根據101年7月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有效領證統計表,全台灣約有1117位病友。且一直都是種難以準確預測的疾病,醫師通常使用磁振造影(NRI)、腰椎穿刺、誘發電位等做出診斷;因此研究人員表示,此次新的研究計畫將可帶來更簡便的測驗方式。

原來一切都從眼睛 這個靈魂之窗開始...... 但會是首先病變的地方嗎?

Share/Bookmark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人生的壯遊

有一個朋友 他和我分享了 楊牧 的 壯遊 (一本書), 

楊牧說
「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
「每個人都得體驗一次壯遊,在自然裡自我追尋,才算完整地成長了。」 

自我追尋 那不就是指人的一生, 人生也算一趟旅程, 我現在就在壯遊, 了解自己, 找尋自己, 發現自己.

我 Jimmy, 人生的壯遊, 不用遠求. 這本是一輩子的壯遊. 

願大家的壯遊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景
Share/Bookmark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高等的能量 更高階的療癒方式


 中文版  英文版

看完這本書之後,讀物理的我也對於書中的理論和邏輯認同,在我經過了這一個轉變點之後,

書中提到: 根據全美各大醫學院與研究機構的說法,90-95%的疾病都有個共同的源頭:壓力。

自己的經驗加上病友的經驗再加上看到許多很有成就的人最後也多是以重病結束人生舞台之後的感想  也多印證了這本書所提到的。壓力

雖然每個人的壓力不同,所以有的病友情感創傷而造成多發硬硬化症


分手也是一種壓力


有的病友是在攻讀研究所時候發病的

有的是在面臨聯考時候嚴重發病

有的是身兼三個公司的老闆而發病

有的是在事業巔峰時期發病

有的是從事每分鐘萬點上下的金融業發病

甚至漸凍人  (影片中旁白有提到:見不得人家好的病,許多人也不乏是非常傑出的人ex:: 史蒂芬霍金)





賈伯斯不也是一例:癌症,
另外最近發現一新聞:
家裏擺滿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的書,本來是想要多瞭解他的創意,怎麼也沒想到會罹患跟他一樣的癌症…。」四十六歲的陳啟修是佳醫集團的執行長,今年四月在胸腺上發現跟賈伯斯一樣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他一度因此沮喪掉淚

是否都是因為完美主義而起?


物理最終追求的是:用一個理論能夠盡量的解釋所有的現象,E=mc平方
物質即能量,現在的3維世界多以實體存在,能量?很難掌握和捉摸,心靈和信念的能量有多大?  儀器目前無法測定,氣功已有所聞和實證。
世界之大,怎是渺小的人類所能完全理解?

也許這個發現和歸納能夠有末大的功效。

自己也歷經了許多的 催眠療法,心靈療法,靜坐冥想,天使療法,之後,都如書中所述。

任何方法,皆試過,唯,不太能持續,該是定下心來,好好的堅定持續的做了。希望不能夠只是希望而已,至少要能夠有所轉變。

與大家共免 ~ 並且徵求一同持續的夥伴

更多閱讀:
http://www.reconnectiontaiwan.tw/viewthread.php?tid=7832&from=favorites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2012/05/books/index.htm
http://hfnaturefarm.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9937.html
http://thehealingcodes.com/heart-taiwan/
http://www.thehealingcodes.com/assessment/index-tw.php



Share/Bookmark

三年後 國際上 CCSVI 整理和現況

CCSVI: Three Years Later

意大利血管外科醫生保羅,贊博尼提出了新的理論,可能是由於MS的頭部和頸部,從而降低大腦的血流量阻塞的靜脈,並打開這些血管與血管成形術可以改善症狀的疾病。他的理論是一個驚人的背離的傳統理論,多發性硬化症是嚴格意義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該報告提請洪水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電話和電子郵件。的故事迅速傳播,通過社交媒體,如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使用Facebook,Twitter和個人博客,開始自己的網上醫療革命。

面對從神經科醫生的懷疑,他們把直接訪問到新的有爭議的治療,而未知的數千前往世界各地的診所,企圖得到治療阻塞靜脈,以減輕他們的MS症狀。
三年後,這個故事仍然是在標題中。數以百計的研究已經發表介紹,檢查CCSVI在MS患者的患病率和治療是否有效。調查結果是混合的,多篇論文,沒有發現MS之間的聯繫和CCSVI,促使一個意大利神經學家聲明理論“死”。
其他的球囊血管成形術的研究報告顯著改善患者的症狀。還有其他的科學家CCSVI到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如ALS和帕金森氏。的研究,提出了許多問題,在健康的血流量與大腦和中斷可能會影響正常的氧氣。
也有一些問題,為什麼一些的患者被視為與venoplasty的提高,而其他感覺沒有更好或更壞。為什麼CCSVI發現在健康的人身上?CCSVI導致MS或其他方式嗎?
現在有合法的障礙,以獲得良好的數據。調查這一理論的科學家承認有一點共識,甚至一個標準化的方法CCSVI研究。(研究人員經常會使用不同的技術來衡量CCSVI,並沒有任何協議上最好的技術評估的條件。)
CCSVI的研究是一個進展中的工作。許多患者發現令人沮喪的。但是這理論的調查也向前移動以閃電般的速度相比其他新的醫學思想,主要得益於前所未有的病人的需求。
有充分的理由,因為答案可能是未來是充滿希望的。許多人都在等待兩項試驗的結果:

  • 220萬美元的治療研究加里黃雀在奧爾巴尼醫學中心,放射科醫師博士的帶領下,從薩斯喀徹溫省,其中包括86例。
  • 從BC省和魁北克省有100名病患,由神經學家安東尼Traboulse,由加拿大健康研究學院和加拿大MS學會資助的另一項為期兩年的國家試驗。
在BC-LED研究,患者將接受血管成形術或安慰劑程序的。醫生會確定如果治療是安全有效的。
這兩項試驗的最終目標是得到嚴謹的科學數據,為病人提供他們應得的答案,並提供一些方向,為患者和醫生繼續在這一顯著的醫療之旅。敬請關注。

請大家參考

http://www.ctvnews.ca/w5/ccsvi-three-years-later-1.1048091
出處下方許多病人的回應

若是對英文有困難的  請用Google翻譯即可瞭解囉


Share/Bookmark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笑一笑 有益身心健康和平衡喔!

【大笑療法步驟】


拍掌

張開雙手,然後用力拍掌。

大笑

口中發出“呵呵呵......哈哈哈......."的笑聲。

腹部呼吸

吸氣時腹部膨脹,呼起時收腹。

鼻子呼吸

a. 用拇指按著右鼻孔,左鼻孔吸氣。

b. 用食指按著左鼻孔,右鼻孔呼氣。

c. 右鼻孔吸氣,再用拇指按著右鼻孔,左鼻孔呼氣。

d. 左鼻孔吸氣,用食指按著左鼻孔,右鼻孔呼氣。

舉手大笑

將雙手舉起,四處走動向週圍的朋友發出“哈哈哈"的笑聲。

贊美自己

一邊笑,口中一邊說“我很漂亮、我很幸福、我很平靜、我很開心"。

團隊大笑

參與者排成一支隊伍,張開雙腳坐在地上,然後,隊友們舉起雙手,一起將上半身往後躺並發出笑聲,再幫坐在前面的隊友按摩肩膀和頭部,此方法可以在家裡與家人一起進行,從中增進感情。假笑也可宣泄情緒

大笑療法指導老師蘇吉薇卡爾(Sukhveer Kaur)本身是一名胃癌倖存者。她於5年前發現患有胃癌後即進行手術治療,於去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到柔佛新山學習大笑療法後,今年將此療法推廣給更多的檳城癌患。

蘇吉薇受訪時說,她是到新山向一名曾到印度學習大笑療法的指導老師學習此療法後,覺得對癌患很有幫助,於是開始教導癌患如何通過大笑來提昇免疫力。

她表示,人在大笑時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同時腦部也會釋放出緩解生理疼痛的腦內啡(Endorphins)。當人們一邊笑一邊告訴自己“我很漂亮、幸福、平靜和開心"時可以建立正面的思想。

“大笑也是一種運動,可以鍛鍊臉部肌肉。即使只是假笑,其功效與真笑一樣讓人感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

她說,現今很多人都承受著過大的壓力,當壓力越大時,免疫力就變弱,也就更容易生病。因此,她希望癌患可以通過學習大笑療法來釋放壓力。 (光明日報/良醫‧報道:劉楚珊)   大笑療法讓人感覺很放鬆,尤其是一群人一起學習感覺更有趣,一群人大笑一場後快樂似神仙。 她認為,傷心會更傷身體,因此她鼓勵癌患加入支援小組,不只可以以過來人身份幫助其他癌患,也可以遠離憂鬱和孤單的情緒,大伙兒可以一起學習大笑療法開心過一天。 李雪麗學習大笑療法後覺得很開心,準備以後再帶朋友來參與。她14年前患癌,但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一直以樂觀的心情去面對。
Share/Bookmark

揪出多發性硬化症潛在危機 秋冬泡澡後可見警訊 / 中醫針灸

【中時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
 曾有過身體莫名失去平衡、手腳麻痛、突發性記憶衰退、視力模糊......等情形嗎?小心,您可能已經罹患「多發性硬化症」!根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50萬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不但如此,近十年來,患者人數還增加大約3倍、而且還有繼續增加的趨勢,好發於20到40歲間的女性,但發病原因、症狀,至今仍是個謎題,不過,民眾可趁著冬天泡澡,自我檢視是否罹患多發性硬化症。


  有著「千面女郎」稱號的「多發性硬化症」,由於發病症狀會隨患者病變部位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症狀差異也很大,從視力受損、肢體無力、平衡失調、麻木、感覺異常、暈眩、大小便機能失調等都有可能;加上這種病症常在發病後症狀趨緩,使患者誤以為身體狀況已經恢復,所以發病後常必須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容易耽誤醫治良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發性硬化症難以診斷,但對於多發性硬化症病友而言,泡澡可說是一大禁忌。最近天氣開始逐漸轉涼、適逢「泡湯」的好時機,專家建議,無論是單純泡熱水澡、或是浸泡溫泉,都可以利用利用泡澡後的身體狀況自我檢視,這是因為對於多發性硬化症病友而言,泡湯會加劇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民眾可多加留意。

  估計全球約有250萬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然而,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不過,雖然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不明,但遺傳和環境因素在此疾上有一定的作用。多發性硬化症好發於北歐、北美、澳洲的東南部和新西蘭;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很少發病。不僅如此,好發年齡介於20到40歲、平均發病年齡為31到33歲,孩童或老年人很少罹患、患者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5:1。
  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需視影響的神經組織而定,當發生在大腦時,會出現類似中風症狀,導致半身不遂或口齒不清;若發生在大腦前額葉,則會出現類似憂鬱症狀;出現在視神經時,則可能眼睛變得看不清楚;發生在脊髓處,則使肢體酸麻無力。這些症狀因人而異,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最嚴重者會癱瘓甚至死亡。由於其症狀的多變性,因此又被稱作「千面女郎」。
  由於多發性硬化症可能出現在任何人身上,因此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中華民國多發性硬化症協會呼籲,冬天泡澡後,正是自我檢查潛伏危機的最佳時機。由於多發性硬化症是因神經傳導有問題,而高溫可能影響神經傳導,當民眾泡完熱水澡(40度以上)24小時後,若仍持續有視覺模糊、四肢無力的狀況發生,可能已患多發性硬化症而不自知,建議儘早尋求神經內科就診。 ----------------------------------------------------------------------------------------- 中醫治療多發性硬化症‧針灸結合中藥具療效

良醫 2012-11-13 中醫治療可改善MS病情,延緩病情發展,故急性發作期應以西醫治療為主,同時結合中醫的頭皮針體針為輔,而慢性期則以中醫頭皮針體針配合中藥,可助恢復眼球移位和改善復視。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發性病灶,可同時發病於大腦白質、小腦及其他部位等,緩解與復發交替發生的病程是該病的特點。中醫學認為該病屬“痿症"範圍,多與內傷七情、外感濕熱、飲食不潔有關,而採用頭皮針和中藥辨證治療法,常取得一定的療效。

擅於腦神經科的黃進毅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白質脫髓鞘病變為特點,主要是自身免疫系統摧毀神經纖維外層的螺旋型膜性結構,破壞了神經的保護軸索,影響了對傳導神經的衝動和絕緣體等病變,導致臨床出現以眼球活動障礙及肢體運動神經性癱瘓綜合症。其病程的個體變化很大,患者們可分為3類別,即良性病程、存留中度功能損害和存留嚴重的功能損傷。

他表示,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中醫學認為該病屬“痿症"範圍,多與內傷七情、外感濕熱、飲食不潔有關。病機為邪閉經絡,或臟腑虛損、氣血不足,導致筋脈失養而產生痿病;或情志失調、氣滯血瘀、筋脈失養、機體痿廢不用。

目前,西醫多採用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免疫球蛋白及對症支持治療;而中醫則以頭皮針、體針及中藥辨證治療法,常獲得不錯的效果。

黃進毅指出,MS患者通常是以肢體無力、感覺異常或肢體疼痛為首發症狀,一般從雙下肢開始或單肢或四肢不定,較後逐漸出現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甚至出現下肢位置辨別覺、二便失控和感覺性共濟失調,即站立及步伐不穩,部份患者還可能出現眼瞼下垂、復視及眼球移位等,這是因病變病灶累及動眼神經損傷所致。

MS病程分3類

“感冒、發熱、感染、敗血症、外傷、外科手術、拔牙、妊娠、分娩、精神緊張、藥物過敏和寒冷等,均可誘發或引起MS復發。MS多為急性或亞急性疾病,病程中的緩解復發是本病的重要特點,復發的形式也多為急性或亞急性,緩解期最長可達20年,復發次數可達10餘次或數十次。每復發一次均會殘留部份症狀和體征,逐漸累積而使病情進一步加劇,只有少數病例呈緩慢的進展,病程中無明顯緩解而逐漸加重。"

黃進毅表示,西醫治療主要應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只能縮短急性發作期限,且對慢性期病人效果不大,長期應用並不能預防復發或阻止病情的惡化;中醫治療可改善病情,延緩病情發展,故急性發作期應以西醫治療為主,同時結合中醫的頭皮針體針為輔,而慢性期則以中醫頭皮針體針配合中藥,可助恢復眼球移位和改善復視。

“還記得我2004年在黑龍江醫藥大學臨床實習時,剛好就有幾位多發性硬化的病人,其中一位來自巴黎的華裔女性,年齡23歲左右,2年前在巴黎突然雙下肢無力、活動困難、眼上提肌無力使眼瞼下垂、視物如雙、一側眼球偏向外上側移位,雙下肢感覺正常但步伐不穩,說話時言語不清費力,飲水時只好慢慢的嚥下,偶爾會嗆咳,攝食時悄為順著一側喉肌嚥下,經巴黎醫院診斷為“延髓型多發性硬化"。兩個月留院接受治療後,病情雖有一些好轉,但是進展得很慢,最終只好求醫於中國。"

黃進毅透露,在中國醫院神經內科針灸部治療多發性硬化病的常規一般主要分為2步驟:第一步驟是急性病發前,以西醫常規藥物治療為主;第二步驟則是通過頭皮針、體針和中藥進行治療。“我曾見證該位來自巴黎的華裔女性患者經過約10次的中醫治療後,眼瞼下垂、復視、眼球異常移位等很明顯的恢復正常,可見針灸有一定的療效。"

頭皮針刺激大腦皮質功能

黃進毅醫師指出,中國神經內科針灸專家經歷了近10餘年對多發性硬化的臨床研究,總結了一套獨特及有效治療常規以改善各種多發性硬化症(MS)所殘留程度的功能缺損,主要是根據大腦皮質功能區進行頭皮針刺激,以促進皮質神經細胞的衝動,以改善加數傳導恢復功能。

他透露,若MS病患有眼肌麻痺、眼球移位、眼球震顫、視力減退和復視症狀,針灸可取太陽、絲竹空、魚腰、攢竹、眼三針穴等。下肢癱瘓,尤其是雙下肢僵硬、疼痛及活動障礙者,可採取雙側1/5運動區;足運感區進行排刺,而體針則可配合陽陵泉、足三針等穴。

他說,平衡障礙,即小腦或脊髓小腦束損害出現小腦性共濟失調者,可採取頭皮針的雙側平衡區等穴改善站立不穩、協調功能,取穴中脘、血海、氣海、三陰交、太溪、外關、曲池、合谷、足三里、環跳等。

“若患者伴有上肢癱瘓,可加大椎、肩髂、肩髑、尺澤、曲池、外關、合谷等穴;下肢癱瘓者可加環跳、髀關、風市、伏兔、殷門、足三里、陽陵泉、解溪、懸鍾等穴。"另外,言語不清者可加啞門、廉泉這兩個穴;視物不清者加睛明、太陽、光明等穴;口眼歪斜者加翳風、下關、地倉透頰車等穴;尿失禁加中極、關元、氣海等穴。

黃進毅表示,MS患者往往會陳述其背部皮膚常發麻、束帶樣感覺異常,亦可根據其區域與背部脊椎兩側神經根發出部位進行排刺,促進感覺神經的調整。少數MS患者可能出現尿瀦留或尿失禁,這是因為支配膀胱的神經受累而引起排尿功能失控,一般稱“神經性膀胱"。針對該類患者,可針刺氣海、中極關元、尿三針、雙三骨翏或加電針。基於聽神經損傷而引起的耳鳴耳聾者,可以顳三針刺激。伴有精神症狀的MS患者,如情緒易波動或抑鬱、記憶力減退、認知欠佳或智力減退,可取穴情感區、智三針等穴。

該病症一般病程較長,恢復緩慢,上述穴位可適當配合,交替使用,患者多需治療幾個月甚至幾年,故應有耐心,並配合適當的功能鍛煉。"

中藥調理

患者分4類

除了針灸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S)患者也應適當的進行中藥調理,黃進毅醫師表示,很多疾病不能僅使用單一治療法,MS患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大多數的MS患者是屬於慢性期,透過針灸可預防和延緩病情發展,再配合中藥,雙管齊下,可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他說,MS患者的中藥調理,可分為4類別,即肝腎陰虛痰濕化熱氣虛血瘀脾胃虛弱。肝腎陰虛者精髓不足,即會出現頭暈耳鳴、四肢痿軟無力、腰膝酸軟、肌麻肉脫、五心煩熱、視力減退等症狀,可用滋補肝腎、填精補髓的左歸丸加減。痰濕化熱者阻痺經絡,起病發熱或熱病後突然出現肢體痿軟或麻木、口渴不欲飲、頭昏重困、噁心嘔吐、腹部痞滿、雙腿沉重僵硬,治療方藥以清熱祛濕和化痰通絡為主,即加味二妙散合滌痰湯加減。

“至於面色晦黯或萎黃、四肢痿軟無力、麻木或抽痛、頭暈氣短的氣虛血瘀者,通常脈絡瘀阻,可處方補陽還五湯加味。另外,脾胃虛弱者運化無力,常見食少便溏、少氣懶言、面色少華、步態不穩等症狀,使用參苓白朮散加減,即可達到健脾益氣,以助運化的功效。"

黃進毅表示,由於MS臨床經過特點是反覆緩解與復發,患者難免會有一定的後遺症,因此,應儘快治療改善。如四肢活動不利、步態不穩或痙攣性癱瘓等的MS患者,在病情穩定後要注意功能練習,不能獨立練習者家屬則應替患者進行被動運動,以達到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

“功能練習的主要目的是對癱瘓的肢體可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直、降低肌張力、加速肢體的恢復。"(光明日報/良醫‧報道:雷淑貞)   建議大家要找到對的針灸醫師  不喜歡針灸的 就針對上述穴道做按摩 加油!
Share/Bookmark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欣慰

今年至今 不僅對岸也成立了MS的病友組織(見相關連結)

還有另一個關懷組織也成立

越來越多的病友們彼此在網路上取暖

是一種欣慰

時代在進步

大家也不要退步囉

維持住,

血管的研究依舊在進行著(再見到胡醫師 真好)

藥品繼續的研發著

醫療復健器材突飛猛進的發展著(北醫引進一台復健步行機器人, 效果不錯,大家可以去試試看)

希望大家都能夠歡樂, 感恩, 知足的活著,
Share/Bookmark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分手也是一種壓力

http://www.cnyes.com/life/Content/20120924/KFMSCJ3BUENCQ.shtml

MS上鉅亨網的新聞 頗吸金 .......

分手真叫人會黯然消魂,連筆都拿不穩?門診就有一名年輕女子,與男朋友分手後,突然戲劇性的暈厥昏倒,接連著還常常打翻飲料、連上課寫字掉了筆也都毫無知覺,朋友們還以為她這是「分手後遺症」,因為情傷而猛晃神,沒想到症狀一直持續未改善,就醫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多發性硬化症,手腳這才不聽使喚。


分手是前傳, 突然性的暈厥昏倒就是首部曲...... 


可別輕忽 突然性的暈厥昏倒.... 


還有 分手 不是世界末日.....

8年前發病時、正值花樣年華的18歲,26歲賴小姐回想,真是讓自己措手不及,先是與男友分手後,竟暈厥昏倒,接著就開始出現上課掉筆、打翻飲料都毫無知覺的情形,由於許多莫名症狀持續出現,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異樣與失神竟都是因為罹患了「多發性硬化症」。

後續的治療也叫賴小姐困擾不已,必須長期使用幹擾素針劑治療,不僅一周得打針3次,打針後的高燒症狀也叫她難受。

男友在她病發後不久也重新回到身邊、陪她一路抗病。雖然因為她的疾病狀況,可能不像一般人能俐落地拿刀、烹煮,不過,男友說:「不然就吃便當吧!」

這個就要鼓鼓掌了!! 加油吧 ^_^









多發性硬化症過去罕為人知,今年則因美國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妻子是此疾患者,讓更多人聽到這個疾病。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麟表示,多發性硬化症至今發生原因仍不明,多半被認為是自身免疫系統引起,好發於20至40歲,女性較多,目前全台灣約有1117位病友,是一種罕見疾病。

且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類型眾多,包含手麻腳痛、視力衰退、排泄退化、逐漸癱瘓,通常需要不斷的轉診,最後才透過核磁共振、脊椎穿刺等精密檢查,確診罹病。

巫錫麟說,幹擾素雖然能有效減少發病次數及降低發病的嚴重性,但病友可能會有類似感冒症狀,例如發燒、肌肉和關節痠痛、頭痛,以及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使用傳統幹擾素治療的患者中,擔心副作用是中斷治療主因,近3成在治療後半年,中斷或放棄治療,恐使疾病復發。

健保局今年9月1日則通過給付新一代的口服免疫調節藥物,提供多發性硬化症病友更多治療選擇,根據研究顯示,口服新藥可使復發率降低55%,失能惡化風險降低30%,但在使用後,醫師建議應觀察至少6小時,確認是否出現心律不整的副作用;而懷孕、缺血性心臟疾病、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也不建議使用。

Share/Bookmark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來個summary的影片好了

有一段時間沒有搜尋有關的影片

今天看到了一個影片

值得分享給大家

建議大家再看的時候,打開互動式字幕,可以幫助你清楚的瞭解




Share/Bookmark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奇蹟 和 信仰 part 2

承前

信仰, 其實廣義來說 不僅是指宗教而言, 而是一種態度, 或是 信念.
虔誠的信仰  就是一種  堅定不移  堅真信念的一種表現
當你願意不懷疑而且願意相信某件事情, 或者是某個道理, 或者是某個教義時
就是信仰的開始

追求完美是 賈伯斯的信念, 也是一種偏執.

身邊不乏一些具有信仰的朋友, 也往往有時候, 不免會對自己所相信的 信仰產生懷疑或動搖.
生病前, 相信科學和自己 , 生病後 信仰改變, 沒有絕對的事物, 看事情的角度較為有彈性, 從不同的面向去看, 也比較能夠釋懷,

就像過去自己的實驗姓精神一樣, 從接觸了很多[非科學] 或者是 [靈異]部分的事物, 發現能夠歸納出一個準則:

他們會告訴你: 妳/你若不相信, 就不要來.  反過來說  就是: 你要來就要完全的相信.

很不容易克服吧, 在還沒有進入之前, 就要下個承諾.

所以帶著不批判, 不懷疑, 的旁邊觀察角度進入各種神奇的殿堂, 自己經歷之後, 才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物, 也因為自己的經驗, 是如此的真實, 驗證之後, 自然也就慢慢的進入所謂[非科學] 的境地.

關於神鬼靈異

對於不可思議的事情, 往往沒有親身經歷, 無法說服自己. 但若要親身經歷, 你可有如此勇氣? 又 該如何判斷真假? 當然 再回到科學的本質和做法: 實驗
自己就曾有那種所謂的神鬼之事 經由3次科學反覆驗證確定後的結果. 所以自然也不會[鐵齒]. 畢竟有經過科學的驗證.

選擇信仰, 也像找醫師, 找另一半一樣, 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 自己願意相信的, 願意接受的. 這樣也才會長久. 當然信念也有分好壞, 維持正面正念是很重要的一環. 因為物以類聚, 所以正向會吸引正向的能量. 若是負面則同理可證. 星際大戰電影有一句明言: Fear attracts the fealful. 恐懼會吸引恐懼的事物.就是這個道理.

關於許願
曾經聽過很多故事, 人常常在廟宇和教堂內許願, 或祈禱祈求. 後來覺得; 願望不能隨便許, 諸神或上天也不是每個願望都能夠答應的. 擲茭 就可以知道. 有些願望在人間是一種解釋, 在神或上天的世界又是另一種解釋.

有人許願能夠一輩子不愁吃穿....結果可能是 : 躺在病床上一輩子被人照顧.

另外,許了願之後, 別忘了還願. 因為若是有難才信仰, 無難發達不燒香 這可不太好.
無間道電影有句話: [出來混 總是要還的]
自己感覺某種程度上, 許願可算是一種和神或上天的協議.
這種協議可不能隨便亂打破. 不然可不是上上法院 就可以了事了

所以發了豪願, 就得還願. 可別說話不算話, 許了願就要堅持到底去執行去完成.

那位病友 相信也是發了如此豪願之下, 願意將這一生奉獻, 於是感動了諸神上天. 也就在這種願力的支持之下, 才會有奇蹟的發生吧.

對於未來
願你我都能夠無所恐懼, 維持正面態度,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藥物資訊:



諾華藥廠的Gilenya的MS口服藥 代號: fingolimod 已經通過台灣衛署核准MS的用藥. 請向各醫師諮詢 感謝病友提供訊息

美國FDA警告:使用Ampyra藥物的MS病患可能有癲癇的風險

Share/Bookmark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身心平衡 健康由心做起

在繼續討論信仰之前, 容我先岔個小題(不過也沒岔多遠), 看到了健康雜誌(2012/6月號)的其中一篇文章;


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 (楊定一)


書中知識是前人所累積的智慧,其源自世界各地古老文化並經過千錘百鍊。
雖然我曾嘗試以現代的科學資訊更新這些知識,但觀念中的真理,卻是亙古不變。全書的核心在於明白「只有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與福祉!唯有全心全意,身體力行追求平衡的生活模式,才能真正恢復健康。」換言之,要達到最佳的健康境界,必須全方位改變我們的生活:包括飲食、運動、呼吸、思想與情緒管理。
總之,要從生活中每一件事做起。
健康需要藉由徹底改變日常生活規範以及面對周遭世界的方式來獲得,因此健康也正是這種發自內心改變的成果。如此說來,健康是要主動追求而無法被動獲得。此外,健康也是一種綜合指標,說明我們日常的生活與思考方式,而不僅是以毫無生命的實驗數據所證明的身體狀態。
我要說明的是,健康不只是身體表象也是心理狀態;兩者事實上是一體的,卻也彼此影響。環境與周遭的健康也同樣會影響個人健康,而個人的健康也與地球、社會整體的健康有關。反過來說,生理與心理都真正健康的人,自然也會協助恢復環境與周遭事物的健康。
這裡對健康的定義或許較讀者所熟悉的定義廣闊。但是,對世界上千千萬萬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力行老祖宗保持身心健康方法的人而言,這可能是再自然不過的常識。畢竟要保持最佳健康,還是離不開最基本的常識!令人惋惜的是,隨著多年來科技的發展與生活腳步的加快,我們可能已失去這項自然本能或常識,反而以前所未有的狹隘方式來界定健康。
整體的療癒
本書意旨在以各種方法,提醒我們回到自我——相信生存與追求健康的本能,即使身處於瘋狂又無可逆轉的世界,也不會在此過程中迷失自我或失去健康。只要想想看,人類史上從未有像現在如此快速的生活步調,過去五十年來科技的進步已遠超過整個人類歷史。因此,我們也合理懷疑人們在調適身心時,所面對的挑戰是人類進化史上前所未有的複雜。
儘管現代醫學已如此地進步,但還是有各種慢性疾病持續困擾我們,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這些疾病不只是憂鬱與心理疾病,還有退化性疾病、癌症、心臟血管與新陳代謝失調等疾病。
人類也從沒有像現在如此地不快樂,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如此焦慮。以上種種導致一種疾病狀態,那是無法單純只依賴藥物就能醫治的。
我是受過正統西醫訓練的醫生。事實上,在早期的學醫過程中,也曾接受各種傳統醫學的訓練。因此,我絕不否定西方醫學,而是覺得有必要接納古今中外醫學的各個領域。我採取整合方法,希望將人視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分解成各個器官與系統。
我們做為病患時,沒有人會希望身體被分解成各個器官來看待;因此,我們需要的是整體療癒,包括身、心、靈。儘管現今醫學在特定領域已達高度的奇蹟,卻仍然有急迫的需要來恢復醫學的完整與和諧。除此之外,很清楚地,我們也需要身心的統合。
我相信全方位的醫學是結合全世界所有的醫學奇蹟,是沒有界限的,也必須是兼容並蓄,不會有門戶之見。因此,對我而言,沒有所謂的傳統、非傳統、東方、西方、或甚至所謂的祕教醫學,只有能夠真正發揮成效的醫學。在定義上,其實醫生也是科學家,因此必須以開放的態度,面對各種追求健康的方法。
多年來,我曾邀請多位醫生以自己及病患為對象,用科學方法檢驗健康的傳統定義;結果能以開放的態度接收資訊的醫生,都能成功維持自身及病患的健康。你可在本書中看到摘述。
全方位治療
我在這裡要討論的是一個人的全方位治療,不只是從某一系統或器官的觀點。我認為疾病雖然只有局部症狀顯現,但表示整個身體或系統出現失衡。因此,所有疾病都必須由治本做起。對年輕的醫生,我一直以「治人先治己」這句格言相與勉勵。我的意思是以前的醫生都從治療自我身心做起。換句話說,好醫生必須能夠力行對病患的建議。
其實 也和信仰 宗教多有所關聯  正面 正向 感恩 懺悔 希望 回饋!
與大家共勉之. 淨化自己的心, 放下自我的執著, 拋棄 貪 嗔 痴! 一切將由此開始轉變! 


Share/Bookmark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奇蹟 和 信仰

上一篇文章 提到了奇蹟

我想最近就針對奇蹟 來聊聊

我想身邊不乏有一些重病過後 奇蹟似的回復的例子

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舉個例子
有一位病友 日前道出了他的經歷

在他闡述著許多內容中, 這段文字我認為才是關鍵部分

[有時,宗教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因人而異),自己因為宗教的信仰,讓我在發作後、復健成果被迫再次回到原點時,仍能不灰心仍能鼓起勇氣、堅定要再好起來的信念、重新完成艱辛的復健過程;因為虔誠的信仰,讓我願將所有時間、精力都奉獻給社會,冥冥中也得到許多無形力量的幫助及保護。]


他說 在信仰之前, 他只能回復到70% 而信仰後, 100% 身體機能、狀態均已復原
現在他能夠背著20公斤的水爬山.........


待續.......


Share/Bookmark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新藥資訊更新


諾華公司的MS藥物Gilenya顯示長期療效和安全性,延長第三階段的研究頭

巴塞爾
,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10:00 [北京時間]
諾華公司日前宣布新的長期數據Gilenya(芬戈莫德),唯一的口服療法批准用於治療復發的多發性硬化症(MS),顯示高達4.5連續多年的持續療效的利益和一致的安全性的人治療。這些結果,從第三階段擴展頭變換的研究,也表明為切換到Gilenya AVONEX(β-干擾素-1A IM),常用的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患者提高療效。這些數據在第22屆歐洲神經學會(ENS),從6月9-12 2012年度會議在布拉格,捷克共和國。“這些數據進一步鞏固我們在Gilenya的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信心。轉換擴展的研究表明,治療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不斷與Gilenya為多達四個半的時間裡表現出持續的臨床和MRI活動水平低,諾華製藥全球發展主管蒂姆·懷特說。“ “此外,患者誰干擾素β-1A IM Gilenya顯示為核心的研究相比,減少復發和擴展MRI措施改善。” 為核心的變換研究,Gilenya證明療效優於干擾素-β-1A即時通訊,減少在一年的年復發率(ARR)= 52%(Gilenya 0.5毫克,房租= 0.16;干擾素-β-1A IM,房租= 0.33,P <0.001)。擴展研究表明,這樣低的復發率,患者接受連續治療長達4.5年(Gilenya 0.5毫克,ARR的核心研究= 0.16; ARR的擴展研究= 0.16)Gilenya(N = 356)持續。從擴展研究的數據也表明,Gilenya治療的患者繼續保持低腦萎縮率在整個評估腦容量損失,這是作為一個長期殘疾的預測價值計量的研究。患者轉換為Gilenya開放標籤擴展研究(N = 167),他們的平均房租為0.33時,在核心研究治療干擾素-β-1A IM和0.20 Gilenya(NS)治療時,在推廣階段。在開關組患者還顯示,Gilenya開關後的腦萎縮放緩。從4.5年,這些擴展數據還表明Gilenya長期治療一般耐受性與安全性具有舉足輕重的試驗一致。與以往的研究,包括變換研究的核心,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鼻咽炎,頭痛,上呼吸道感染。干擾素β-1A開關從治療Gilenya沒有透露任何新的或意外的安全關切。在開始治療,無症狀性短暫性心動過緩的發病率較低,觀察患者干擾素-β-1A IM切換到Gilenya(IFN-0.5毫克[0.6%]),未經處理解決。整體心臟事件的所有病人組相似。此外,所有患者治療Gilenya在擴展階段,無論在原治療的核心研究,發現相當比例的患者MRI疾病活動的自由,研究結束。(钆增強T1病變:在開關組的77.4%與74.7%Gilenya 0.5毫克;新/新擴大的T2病灶:開關組的45.0%與42.0%Gilenya 0.5毫克)。澤維爾蒙塔爾班,博士說:“ 連續和開關組沒有顯著性差異在研究結束時殘疾進展。“此擴展研究數據提供了深入了解芬戈莫德療效和安全性,多發性硬化症中心主任加泰羅尼亞,西班牙,巴塞羅那瓦爾德希伯倫大學附屬醫院臨床免疫學,單位。“結果,這是關鍵的第三階段研究是一致的,證實芬戈莫德治療MS的復發形式是非常有效的,作為第一個可用的口服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仍然是一個合適的患者有價值的治療方案。” 變換,大型III期雙盲,雙模擬,頭對頭研究,涉及1292與復發型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進行了一年多,比較Gilenya的療效和安全性,干擾素-β-1A IM。在12個月的核心研究結束時,符合條件的患者可以參加的擴展研究,跑了一個額外的3.5年。患者每日一次口服Gilenya仍然藥物和那些已與干擾素-β-1A(IM)治療轉換為擴展研究期間Gilenya。截至2012年2月,約36,000名病人已經與芬戈莫德治療臨床試驗和上市後的設置,有的高達7年,目前有大約34,000暴露患者年。Gilenya,從三菱田邊製藥公司的許可,是在第一類新的化合物稱為鞘氨醇1 -磷酸受體(S1PR)調製器。它已經證明療效優於Avonex的,常用的治療相比,相對減少了52%,年復發率(主要終點),相對減少了40%,腦萎縮的速度在一年(次要終點)復發型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中舉足輕重的頭頭試用。在最近的一個子分析,Gilenya表明在年復發率相對減少61%在一年相比,干擾素-β-1A(IM)與高活性復發-緩解型MS沒有響應干擾素治療的患者群。,Gilenya一般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每日一次口服治療多發性硬化症。在臨床試驗中,它被普遍良好的耐受性,可管理的安全性,並有越來越多的約36,000名患者已在臨床試驗治療Gilenya的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經驗,並在上市後的設置。目前,還有約34000病人年曝光。

在臨床試驗中,最常見的副作用頭痛,肝酶升高,流感,腹瀉,腰痛,咳嗽Gilenya相關的其他副作用包括短暫的,一般無症狀,心率減少後開始治療和房室傳導阻滯,輕度血壓升高,黃斑水腫,輕度支氣管感染的整體,包括嚴重的感染,發生率治療組之間的可比性,雖然被視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支氣管炎)略有增加Gilenya治療的患者。整個臨床試驗方案的報告惡性腫瘤的人數為少,可比費率之間的的Gilenya和控制組。諾華公司提供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滿足患者和社會的不斷變化的需求。它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以更好地滿足這些需求的創新藥物,眼部護理,成本節約型非專利藥品,預防性疫苗和診斷工具,過度的櫃檯和動物保健品。

以上為諾華公司的報告
原文如下:

Novartis MS drug Gilenya shows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in extended phase III head-to-head study

Basel
Tuesday, June 12, 2012, 10:00 Hrs  [IST]
Novartis has announced that  new long-term data for Gilenya (fingolimod), the only oral therapy approved to treat people with relapsing forms of multiple sclerosis (MS), show a sustained efficacy benefit and a consistent safety profile with up to 4.5 year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These results, from an extension of the phase III head-to-head TRANSFORMS study, also showed improved efficacy for patients switched to Gilenya from Avonex (interferon-beta-1a IM), a commonly prescribed MS treatment.

These data were presented at the 2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Neurological Society (ENS), from June 9-12 2012 at Prague, Czech Republic.

“These data further reinforce our confidence in Gilenya's long-term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profile. The TRANSFORMS extension study shows that MS patients treated continuously with Gilenya for up to four and a half years demonstrated sustained low levels of clinical and MRI activity,” said Tim Wright, Global Head of Development, Novartis Pharma. “Furthermore, patients who switched to Gilenya from interferon beta-1a IM showed a reduction in relapses and improvements in MRI measures in the extension compared to the core study.”

In the core TRANSFORMS study, Gilenya demonstrated superior efficacy to interferon-beta- 1a IM, reducing the annualized relapse rate (ARR) by 52 per cent at one year (Gilenya 0.5 mg, ARR = 0.16; interferon-beta- 1a IM, ARR = 0.33; p<0.001). The extension study showed that this low relapse rate was sustained in patients receiving continuous treatment with Gilenya (n=356) for up to 4.5 years (Gilenya 0.5 mg, ARR core study = 0.16; ARR extension study = 0.16). The data from the extension study also showed that patients treated with Gilenya continuously maintained a low brain atrophy rate throughout the study as measured by assessing brain volume loss, which is valued as a predictor of long-term disability.

For patients who switched to Gilenya for the open-label extension study (n=167), their ARR was 0.33 in the core study when treated with interferon-beta-1a IM and 0.20 in the extension phase when treated with Gilenya (n.s.). Patients in the switch group also displayed a slowing of brain atrophy following the switch to Gilenya.

These extension data from up to 4.5 years also showed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Gilenya was generally well tolerated with a safety profile consistent with pivotal trials. In line with previous studies, including the core TRANSFORMS study,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events were nasopharyngitis, headache, an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Switching therapy from IFN beta-1a to Gilenya did not reveal any new or unexpected safety concerns. On treatment initiation, a low incidence of asymptomatic transient bradycardia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ho switched from interferon-beta-1a IM to Gilenya (IFN-0.5 mg [0.6 per cent]), which resolved without treatment. Overall cardiac events were similar across all patient groups.

In addition,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Gilenya in the extension phase, regardless of original treatment in the core study, showed comparabl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free from MRI disease activity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Free from Gd enhanced T1 lesions: 77.4 per cent in switch group vs. 74.7 per cent Gilenya 0.5mg; Free from new/newly enlarged T2 lesions: 45.0 per cent in switch group vs. 42.0 per cent Gilenya 0.5mg). The continuous and switch groups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with respect to disability progression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This extension study data provide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profile of fingolimod,” said Dr Xavier Montalban, director of the Multiple Sclerosis Centre of Catalonia and of the Unit of Clinical Neuroimmunology, Vall d'Hebron University Hospital, Barcelona, Spain. “The result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ivotal phase III studies, confirm that fingolimod is highly effective in treating relapsing forms of MS, and as the first available oral MS treatment, continues to be a valuable treatment option for appropriate patients.”

TRANSFORMS was a large phase III double-blind, double-dummy, head-to-head study that involved 1,292 patients with relapsing-remitting MS that was conducted over one year,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ilenya to interferon-beta-1a IM. At the end of the 12-month core study, eligible patients could enroll in the extension study, which ran for an additional 3.5 years. Patients on once-daily oral Gilenya remained on drug and those who had been treated with interferon-beta-1a (IM) switched to Gilenya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extension study.

As of February 2012, approximately 36,000 patients have been treated with fingolimod in clinical trials and in the post-marketing setting, some up to seven years, and currently there is approximately 34,000 patient years of exposure.

Gilenya, licensed from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oration, is the first in a new class of compounds called 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S1PR) modulators. It has demonstrated superior efficacy compared to Avonex, a commonly prescribed treatment, showing a 52 per cent relative reduction in annualized relapse rate (primary endpoint) and a 40 per cent relative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brain atrophy (secondary endpoint) at one year in a pivotal head-to-head trial in patients with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In a recent sub-analysis, Gilenya showed a 61 per cent relative reduction in annualized relapse rate compared to interferon-beta-1a (IM) at one year in sub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ighly active relapsing-remitting MS not responding to interferon treatment.

Gilenya is generally a highly effective once-daily oral MS treatment. In clinical trials it was generally well tolerated with a manageable safety profile, and there is increasing experience of Gilenya's long-term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profile, with approximately 36,000 patients having been treated in clinical trials and in a post-marketing setting. Currently, there is approximately 34,000 patient years of exposure. In clinical trials, the most common side effects were headache, liver enzyme elevations, influenza, diarrhoea, back pain, and cough. Other Gilenya-related side effects included transient, generally asymptomatic, heart rate reduction and atrioventricular block upon treatment initiation, mild blood pressure increase, macular edema, and mild bronchoconstriction.

The rates of infections overall, including serious infections, were comparable among treatment groups, although a slight increase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primarily bronchitis) was see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Gilenya. The number of malignancies reported across the clinical trial program was small, with comparable rates between the Gilenya and control groups.

Novartis provides innovative healthcare solutions that address the evolving needs of patients and societies. It offers a diversified portfolio to best meet these needs: innovative medicines, eye care, cost-saving generic pharmaceuticals, preventive vaccines and diagnostic tools, over-the-counter and animal health products.



更多延伸閱讀:
2012 2 月 28



Share/Bookmark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懷孕 - 會成為治愈MS的“奇蹟”嗎?

懷孕 - 會成為治愈MS的“奇蹟”嗎?

 

來自英國BBC的報導

伊麗莎白·奎格利與她的兒子馬修 伊麗莎白·奎格利的症狀有所緩解時,她與馬修懷孕

有關的故事

它似乎好得差不多了,是真實的。
疼痛消失,流動性回報和痛苦症狀消失。沒有藥,不吃藥,無痛苦注射。
對一些婦女來說,看似無藥可救的條件,如關節炎和多發性硬化症的痛苦似乎消失了。
什麼是“治愈”這個奇蹟?
懷孕。
我知道這種情況,因為它發生在我身上。

 

在2000年,我被確診為MS。之前,我了馬修,在2010年,我的行走變得更加困難。我用於平衡至少一棒。
我不能寫或使用鍵盤很好。但隨後,在懷孕期間,這些東西很多改變。
它變得更容易走。我可以寫清楚再次在鍵盤上鍵入。我的手在顫抖,幾乎消失了。
我似乎也變得更強,攜帶的東西是容易的,難以置信的是,即使我可以解除我的寶貝兒子,約前九個月,我想的東西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這可能發生,但我不知道為什麼。和我不知道它橫跨廣泛的醫療條件發生了,直到我開始對英國廣播公司(BBC)電台蘇格蘭的調查工作。
我一直在試圖找出正是它是關於懷孕導致所有這些症狀消失,這種性質的怪癖是否真的可以打開成現實的一種治療。
 用拐杖走路
在懷孕期間雌激素pregnancy oestrogen孕激素progesterone 水平上升,以支持日益增長的嬰兒和婦女的身體,以防止從拒絕。
•醫生說,婦女患有至少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可以看到他們的症狀是在懷孕惡化。
激素抑制免疫系統,還生產天然類固醇,以​​幫助支持寶寶
它不知道,正是這些因素,是負責在母親的症狀顯著改善。
然而,許多婦女,出生後,他們的症狀迅速惡化,這往往會導致被稱為“復發”婦女與MS惡化的情節。

開始報價

不幸的是,這個臨時救濟的缺點是衛生條件不返回 - 可以經常返回復仇“
兩項臨床試驗 - - 在法國美國正在尋找是否在幾個月的雌激素或孕產婦在分娩後立即可避免這些復發。

另一項研究中,由比利時質譜學會,發現誰是至少兩次懷孕的婦女,經歷了一個殘疾的速度比那些誰是只有一次懷孕或從未懷孕率。
社會問973與MS殘疾婦女的經驗,以及他們是否已經懷孕。
看著他們多久了婦女達到公認的“里程碑”的MS - 用拐杖走路 - 發現,那些已經懷孕至少兩次不太可能已經達到了這個里程碑。
然而,統籌研究的醫學專家指出,這是很難說,婦女是否認為擺在首位,並因此成為懷孕超過一次,或本身有這種效果是否懷孕。
解除症狀,絕對不會發生在所有婦女懷孕,但它確實發生了一些與這些衛生條件。
不幸的是,這個臨時救濟的缺點是衛生條件不返回 - 可以經常返回復仇。
但我發現無疑表明它不只是我和它不只是婦女與MS。
這種奇怪的性質怪癖,在我看來,是更多的調查進行了富有成果的領域。
BBC電台蘇格蘭探討妊娠對MS的奇蹟嗎?將播出5月27日(星期日),16:30。

原文連結和相關閱讀:

Share/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