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文章搜尋建議

給多發性硬化症MS病友和親友的建議:
如要搜尋站內相關文章可多利用
"搜尋此網誌的文章內容"的功能,這樣就可以快速的找到你想要得資訊而不需要從第一篇開始看了.
有關CCSVI(靜脈血管窄化及手術的資訊)可在相關連結以及相關MS blog內

推薦頻道:Gimmy a break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為另一半的健康買單:親密愛侶之間應做七個互動

誰為他/她的健康買單:親密愛侶之間應做七個互動:


 當健康不再“匹配”

  一對朝夕相處、共榮共生的伴侶,如果一方很健康,另一方卻患上疾病,他們的健康狀況就出現了“不匹配”,這樣,比起那些健康狀況匹配的伴侶,無論這種“匹配”是共同健康還是共同患病,“不匹配”的伴侶將面臨更高的離婚風險。

  離婚風險尤其高的,是那些一方患病之前,兩人曾共同享受過快樂時光的伴侶。

  當伴侶中一人出現慢性疾病,健康的一方通常也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還有糟糕的社會關係和沉重的財務負擔。

  溫迪33歲時被診斷出乳癌,她與丈夫的關係几乎是立時三刻發生了明顯變化,比如他們不再閑扯陽台上的盆栽番茄長勢如何,過節去什麼地方度假之類的話題,他們談的總是乳房切除術、化療副作用,以及如何才能支付巨大的醫療費用。

  丈夫陪伴她經歷了整個痛苦的治療過程,同時,他也在與自己的抑鬱情緒作戰。溫迪說:“當你患了癌症,你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我不再是他最初遇見並愛上的那個人。”幸運的是,這對愛侶相守着度過了這麼多困難,最近,溫迪的病情已經穩定,兩人正計劃一次外出旅行。

  接受,適應,對健康不匹配的伴侶,這是最好建議。在一份真正成熟的親密關係中,伴侶不會互相指責:“生這場病是你的錯,你5年前就該戒煙了。” 而是:“我們會一步步克服困難。我們一起來。几乎所有的伴侶都會最終面臨類似的健康危機。如果你不幸遭遇疾病,最好的起點就是向伴侶明確提出你需要什麼。

既然所有的伴侶都會最終面臨類似的健康危機, 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又何必逃避呢? 總不能一輩子逃避吧?

  如果疾病不能將你們分離

  如果一方出現了嚴重的疾病,健康的一方往往開始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盡管很多人表示,這個任務有着巨大的回報和精神補償,但同時,這對照顧病人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健康挑戰

  抑鬱是最常發生的情況。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妻子照顧生病或殘疾丈夫每周超過9小時,患冠心病的機會更高。這是因為,照顧病人的勞累,看到所愛的人遭受痛苦,以及經濟上的負擔,都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而且,照顧生病伴侶的人,也面臨着更高的死亡危險,而且這種風險在生病的伴侶去世後仍存在。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病人去世了,沒過多久,照料他的伴侶也去世了。

  18年前,楊邂逅了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四肢癱瘓的男子。“我們几乎是一見鐘情,”她說,“很快我們就成了最好的朋友。”但最終,她選擇了與另一個男人結婚。

  “有一天,他跟我說,他對終生伴侶的需求實在是太多了,他不打算讓我承擔這些。事實上,我也不認為我能夠犧牲自己的生活,來承擔起照顧他的職責,還能夠感到很幸福。”

  已經做出承諾的伴侶卻很難輕易選擇離開。凱力的丈夫在婚後5個月出現了胸痛和手臂麻木,醫生診斷為心絞痛,其實婚前他已經出現過一次類似的癥 狀,但很快沒事了,他們以為是操辦婚禮緊張勞累所致,誰都沒有放在心上。從醫院回來,從不下廚的凱力開始自己做飯,“這是我唯一覺得能幫上忙的地方。”現 在,他們几乎很少外出吃飯了,反而兩人都吃得更健康。

  如果一方生病或受傷,兩人之間有很多可以討論和協商的地方。健康的一方必須要考慮,“我能夠適應你的疾病到何種程度?”開放的交流,容許雙方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還有幽默感,這些都是絶對必需的。若不能適應也別勉強自己, 同樣的, 生病的那一方也不要勉強健康的一方.....

能夠相守到老是一件難得的緣份, 但是即使沒有緣, 也用不著感傷...

  生活習慣上我們也會物以類聚

  大量研究顯示,如果伴侶中一方患病,另一方患上同樣疾病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這包括癌症、中風、關節炎,哮喘,抑鬱和胃潰瘍等等。還有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伴侶中一方患有高血壓,那麼另一方患高血壓的風險甚至加倍。

  原因之一是那句“門當戶對”的老話。中文說物以類聚,英文說羽毛相同的鳥飛在一起,我們傾向於選擇跟自己相像的人做伴侶。雖然有時,對方與自己 截然不同的特質會顯得十分迷人,但最終,我們最可能與那些有着相當的社會背景,一致的生活態度,和相同的行為習慣的人保持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而這些都會 對健康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而且,愛侶之間不但個性與思想彼此吸引,生活方式也是這樣。《慾望都市》中凱瑞吸煙,當遇上一個同樣吸煙的男子,她覺得倍感親切,心想,“這麼帥還吸煙的男人可不好找。”然後很容易發展出一段浪漫的戀情。

  當兩個人組成家庭,共同生活,他們的生活習慣也會越來越接近。一項對新婚夫婦的研究發現,人們在婚前的健康習慣,會在婚後幾年裡對伴侶造成影響。比如,他的飲食習慣,體檢習慣,飲酒和吸煙的習慣,都會潛移默化地改變着你。

  共同生活不僅意味着同吃同住,分享同一筆經濟收入和同一個交往圈子,同時還意味着兩人的情緒也會相互傳染。如果一方長期處於壓力很大的狀態,另一方也會為此付出健康的代價。研究還顯示,如果妻子的職業發展不順利,長期感到很苦惱,那麼丈夫得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3倍。

  實行這項研究的紐約大學流行病學家GregoryHomish說,“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裡。每一個處於親密關係當中的人都應該知道,他們做的每 項決定,都受到對方的影響,同時也在影響對方。我們的醫生也應該注意到這一點。通常醫生看病人的時候會詢問家族中有什麼遺傳病,而不會問到伴侶有什麼生活 習慣,但這會遺漏一些很重要的信息。”

  你得為他的壞習慣買單

  相當多的研究顯示,婚姻令人更健康,但是,也有很多情況會導致相反的結果。比如,一方吸煙、酗酒和濫用藥物,另一方也容易沾染上同樣的惡習。這樣的話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我們一起吃飯,聊得很開心,然後我們一起回家,做愛,一起吸了一支煙。”

  很多專家認為,治療物質依賴時,如果夫妻雙方能一起參與,會比一方單獨參與更容易成功。

  這樣的影響也可能是隱秘進行的,比如,他在茶几上隨手放了一盒已經開包的香煙,就會打破你戒煙的決心。

  另一方面,如果伴侶吸煙,即使你不吸煙,也會為此付出健康的代價。一項對韓國婦女的研究顯示,丈夫吸煙,妻子因二手煙的影響,患肺癌和乳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不容易覺察的健康互動

  伴侶之間還有一些互動是不那麼明顯的。

  比如丈夫患有失眠,深夜在床上輾轉反側,妻子的睡眠也難免受到影響。或者妻子必須6點鐘匆匆起床去上早班,丈夫也被剝奪了清晨的憩睡。而睡眠對一個人身心健康的影響,有時甚至超過了飲食和運動。

  還有研究顯示,如果女性在婚姻中充滿對抗和敵意,會比婚姻幸福的女性更容易患冠心病;而男性如果處在不對等的婚姻關係裡,無論是控制的一方還是 受控制的一方,都會比平等互利的婚姻中的男性更容易患冠心病。因為在親密關係中,無論是控制對方還是受對方的控制,心理上都會承擔更大的壓力,身體的應激 反應會被激發,而這是造成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婚姻矛盾與死亡率也有一定關聯。例如,那些與丈夫爭執後隱忍憤怒的妻子,比起能較好表達情緒的妻子,10年後死亡率增加4倍。

  改變自己,就同時改變了你愛的人

  好消息是,你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來讓你愛的人更健康。

  一項長達4年,有6012人參加的研究發現:當伴侶中一方戒煙,另一方也打算戒煙的可能性增加了6~8倍;一方戒酒,另一方戒酒的可能性增加5倍;一方注射流感疫苗,或做膽固醇篩查,另一方也會考慮進行這些健康防護。不單妻子影響丈夫,丈夫對妻子也有同樣的影響。

  一方開始採取某種有益健康的行為,或者,僅僅是營造了一個更健康的生活環境,雙方的生活方式都會發生積極的改變。

  有趣的是,只有運動是一個例外,伴侶中一方繫上跑鞋帶,另一方也受到帶動的可能性比較小。研究者解釋道,研究中的所有項目,就屬運動最要下功夫花力氣,你必須動員你自己的意志力,而不能全部指望對方。

  但是,如果你絮絮叨叨,要求伴侶改這改那,這可起不了什麼作用,甚至可能産生相反的效果。你越多要求他改變,他改變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別沖對方抱怨,“你最近怎麼胖了這麼多?你什麼時候減肥啊?”更好的辦法是,“一起去散步吧。”

  提出你的請求,讓對方能接受,能修改,也能毫無壓力地說不

  安迪是一名資深運動男,熱衷於長跑和健身,對他來說,如果一天中沒有安排出一小時的運動時間,這一天就不算完美。但妻子卻是一名運動菜鳥。周末 他們一起去郊外登山,他得常常停下來等着氣喘籲籲的她。“沒關係,我並不要求她非得和我旗鼓相當。她不會跟我一起去跑馬拉松,但一起在小區裡騎騎車也不 錯,重要的是兩人單獨相處一段時間。”

  但是,一些人卻很難對伴侶做出這樣的妥協;還有一些人,當伴侶大刀闊斧地實施某種健康計劃的時候,他們覺得彼此不像從前那樣親密了,甚至感到自己被遺棄了。

  32歲的亞娜與男友已同居了5年,最近,男友開始減肥。亞娜說,“我跟着他吃了幾天減肥餐,覺得餓得實在受不了。”他們本來每天一起吃飯的,現 在則各吃各的。“有幾次我做的菜比較油,他堅決不吃,我覺得很惱火。還有一次,我買了一桶冰淇淋放在冰箱裡慢慢吃,他數落了一大堆這有多麼多麼不健康,然 後全部扔進了垃圾箱。”

  在這樣的矛盾中,最危險的一個說法是:“如果你愛我,你就應該這樣做。”比較好的辦法是,將你的感覺告訴對方,然後提出你的請求,這個請求對方能接受,能修改,也能毫無壓力地說不,而不認為這是一個愛的考驗。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網頁有新功能,多多利用

現在多了網誌內容文章搜尋, 大家就不用一篇一篇的找了,
如要搜尋站內相關文章可多利用右邊"搜尋此網誌的文章內容"的功能,
這樣就可以快速的找到你想要得資訊而不需要從第一篇開始看了.


ex:鍵入 "維生素" 後, 網誌內包含維生素的文章就會直接出現在左邊, 方便你直接選讀!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最近服用亞麻籽油的體驗

看了兩位病友對於服用亞麻籽粉有如此立竿見影的功效後, 於過年期間, 尋不著亞麻籽粉,卻買到了亞麻籽油. 所以就試著用.

因為我自己有很嚴重的排便和脹氣問題(自律神經已受損), 試了許多種方式, 都無法有所謂"立竿見影"的功效. 也相當困擾.

這週在服用了亞麻籽油之後, 我發現我的排便情形終於有了轉變,
原本: 天兩顆軟便劑 Senoside 才能夠讓我2天一次的排便

後來一天 一顆軟便劑 Senoside + 一顆酵素 +亞麻籽油(三餐,每餐一小湯匙)

能夠讓我1天一次的排便了! 而且比較容易放屁了....

目前試驗中 : 一天 一顆軟便劑 Senoside + 亞麻籽油(三餐,每餐一小湯匙)

之後考慮在加入月見草油...

希望能夠慢慢的解除對軟便劑Senoside藥物的依賴....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天氣很冷,多注意保暖

7到8度的春節

入冬最強的寒流 , 在北部的病友, 注意保暖喔!!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

多發性硬化症新研究 頸靜脈異常疑為元兇(來自水牛城500名MS病患掃描的最新結果)

2010-02-12 05:12:00

(綜合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病人頸部靜脈狹窄,這可能是這一神經疾病的風險因素之一。意大利血管疾病專家桑伯尼醫生(Dr. Paulo Zamboni)假設,慢性腦脊髓靜脈機能不全(CCSVI)是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血流限制可以損壞大腦組織,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之一。在實驗性 手術中,他採用血管再造技術為65名病人清除了靜脈阻塞。醫學界長期認為,多發性硬化症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細胞攻擊圍繞在神經細胞周圍的髓鞘。本研 究負責人,水牛城大學的澤瓦迪諾醫生(Dr. Robert Zivadinov)表示,對研究的初步結果謹慎樂觀,並感到興奮。其研究採用多普勒超聲波影像技術,觀測了500人的情況,科學家發現,被診斷為多發性 硬化症的病人中,大約55%顯示顱外靜脈狹窄,相比之下,健康對照組中僅22%出現這類情況。若研究員將情況屬於邊緣性質的10%排除之外,多發性硬化症 病人中靜脈異常的比例升至62.5%,而健康對照組中僅26%靜脈異常。桑伯尼周三在水牛城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這兩組人中,存在重大的統計學上差異,前者靜脈異常的比例高近3倍。」水牛城全科醫院神經影像分析中心負責人桑伯尼表示,將進一步展開研究,探討是否隨著多發性硬化症病情的進展,靜脈機能不足情況更加嚴重。他說,將在4月份於多倫多舉行的美國神經學會年會上提交本次研究。


並附上原文如下:

First Blinded Study of Venous Insufficiency Prevalence in Multiple Sclerosis Shows Promising Results

ScienceDaily (Feb. 14, 2010) — More than 55 perc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initial phase of the first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 to determine if persons with MS exhibit narrowing of the extracranial veins, causing restriction of normal outflow of blood from the brain, were found to have the abnormality.

The results were reported February 10 by neurolog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at Buffalo.

When the 10.2% of subjects in which results were border line were excluded, the percentage of affected MS patients rose to 62.5%,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compared to 25.9% of healthy controls.

Thes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based on the first 500 participants in the Combined Trans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Venous Doppler Evaluation (CTEVD) study, which began at UB in April 2009. Investigators are planning to examine 500 additional subjects, who will be assessed in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study with more advanced diagnostic tools. Complete data on the first 500 will be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meeting in April.

Robert Zivadinov, MD, PhD, UB associate professor of neurology and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n the study, says he is "cautiously optimistic and excited" about the preliminary data. Zivadinov directs the Buffalo Neuroimaging Analysis Center (BNAC), located in Kaleida Health's Buffalo General Hospital, where the study is being conducted.

"The data encourage us to continue on the same course," he says. "They show that narrowing of the extracranial veins, at the very least, is an important associat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 We will know more when the MRI and other data collected in the CTEVD study are available." The analyses are being conducted by an independent statistician.

The investigation is the first step in determining if a condition called chronic cerebrospinal venous insufficiency (CCSVI)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MS. CCSVI is a complex vascular condition discovered and described by Paolo Zamboni, MD, from Italy's University of Ferrara. Zamboni's original investigation in a group of 65 patients and 235 controls showed CCSVI to be associated strongly with MS, increasing the risk of having MS by 43 fold.

Zamboni and Zivadinov hypothesize that this narrowing restricts the normal outflow of blood from the brain, resulting in alterations in the blood flow patterns within the brain that eventually cause injury to brain tissue and degeneration of neurons.

The first 500 patients,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were grouped based on their diagnosis: MS, 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 (CIS) and "other neurologic diseases" (OND), in addition to healthy controls.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first phase underwent ultrasound (Doppler) scans of the head and neck in different body postures to view the direction of venous blood flow. MS subjects also underwent MRI scans of the brain to measure iron deposits in lesions and surrounding areas of the brain, using a method called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Iron findings on these images will be related to subjects' disability and neuro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the total participants, 97.2 % were adults, with the 280 MS patients comprising the largest disease cohort examined in the study to date. The majority of MS subjects were diagnosed with the relapsing-remitting form of MS. There were 161 healthy controls. Doppler scan results were reported on five specific criteria that affect venous blood flow. Patients who met at least two of the criteria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CCSVI.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specific Doppler criteria and their association to disease status is underway.

When the 10.2 % borderline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e "normal" category (no venous insufficiency), the CCSVI prevalence was 56.4% in MS subjects and 22.4% in healthy controls.

In this large MS cohort, the presence of CCSVI did suggest an association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a finding that was not shown in Zamboni's smaller cohort, Zivadinov notes.

The finding that 22.4% of healthy controls also met two CCSVI criteria requires continuing investigation, he says.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祝大家有一個更健康新的一年

祝大家新年快樂

另外, 一步一腳印的記者們也希望我們一定要好起來喔 ^^

有一個越來越健康的一年

不只今年

要年年喔~

每年健康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德新研究成果可實現多發性硬化症早期診斷

德新研究成果可實現多發性硬化症早期診斷


德國波恩大學9日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與其他研究機構的同行合作,開發出一種新的檢測法,能清晰地顯示多發性硬化症中大腦灰質受到的損害。利用這一成果可以實現多發性硬化症的早期診斷。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係統疾病,病變中大腦灰質和白質都會受到侵害,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起保護作用的髓鞘被會發炎,導致神經脈衝部分中斷或者完全中斷,最終令神經細胞死亡。其具體病因目前仍不明了。

通過磁場強度為1.5特斯拉的常規核磁共振成像檢查,能很好地觀察大腦白質的損傷情況,但灰質中的損傷卻很難發現,因此只能在病發較晚時期才能對症狀確診並進行治療。

波恩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對34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和9名健康人做了不同磁場強度的核磁共振成像檢驗,發現綜合使用3特斯拉磁場強度核磁共振和DIR雙反轉恢復脈衝序列技術進行檢測,大腦灰質損傷的成像分辨率幾乎是常規核磁共振成像的3倍

研究人員說,這種檢測法可使醫生更早確認多發性硬化症症狀,並有助于尋找疾病病因。

又一項重大突破!! 早期發現, 就不用受今日之苦痛!
看來先被破壞得是大腦灰質??
然後是白質~?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來自香港很受用的資訊(病友必看)

在BLOG上收到了一位來自香港順勢療法(HOMEOPATHY)的學生Joyce所提供的資訊, 這些資訊在我所讀過的相關MS療法中也有提到,特別是:亞麻素(月見草油中有),Omega3,Omega6等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油)等也含有EPA和DHA. 可以作為大家在飲食上補充營養素的參考. 我也涉略過古典花藥巴赫花精等部份書籍, 也曾經參與其中, 的確有很多值得分享的.
更重要的 不僅是飲食, 心靈上, 情緒上更需要被關注和診治. 才能夠真正的恢復!

讓我們繼續努力絕不放棄加油到底!!~

附上其原文:

你好 ! 我是一個香港女生, 偶然在台灣的節目中看到了你及其他病者的故事, 你們的樂觀/積極/勇敢震撼了我 ! 也激勵了我這個學習醫科的學生, 學習醫學的道路雖然漫長, 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只 為了一個心願, 使我繼續堅持---十年前的我患了同樣是免疫系統功能紊亂的疾病-濕疹, 那時全身皮膚沒有一處完好, 痕癢、出血、疼痛、乾裂不止, 洗澡、穿衣甚至普通社交都成了痛苦的事, 為了睡眠中不讓自己抓傷自己, 更用繩子綁著雙手才敢入眠. 當時真想就此了結自己。(一般皮膚症狀的疾病如: 脂漏性皮膚炎, 乾癬, 異位性皮膚炎等 也多為自體免疫系統失衡所導致的) 當然信仰, 家人的愛, 朋友的支持, 使我不能放棄自己. 尋遍了中醫西醫, 仍未見起色, 直到我遇到了這個醫療, 使我重現了生機; 正當我治療途中, 好友中傳來了惡耗, 她患了紅斑狼瘡, 曾誤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其實類風濕關節炎也是屬於自體免疫系統失衡的疾病), 病情突變, 影響了肝腎功能, 進了醫院. 她答應試用新藥, 藥物的副作用不單影響了其外貌, 更影響了記憶力及精神情緒, 最後她離我而去了。 短短的半年間, 見著精神煥發的她漸漸衰退…直至知道她去世…即使流不出眼淚, 但心頭的痛, 實在不想再形容…
她也是我追求醫學真理的動力。 我的心願 : 不願再看見多一個我認識的人, 死於錯誤的醫療, 也不再願見他們因為接受錯誤的醫療, 而受到不必要的痛苦 !
十年後的我正式投入這門醫學, 正研讀year 2課程, 生理解剖營養飲食病理疾病古典花藥, 完成了四年準備課程, 就進入三年的本科課程. 我一定要堅持, 為了我的心願, 為了我愛的人。
欣賞你要醫好的決心, 欣賞你對醫學求知的心, 縱使未曾認識, 但你們的鬥志和決心, 真的感動了我 ! 使我不能不打了這篇留言.

對MS這個病的原因, 課文中提到這麼一段 :
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而不能自行製造. 奧米加3號和奧米加6號都是必須的, 並且兩者都必須在飲食中有足夠的攝取, 即使其中一種較多都不能彌補其他的不足。
奧米加6號廣泛存在於很多食物中, 所以一般供應充足; 它大量存在於用作沙律和煮食的蔬菜油中。(當然是在順式的狀態)
奧米加3號在食物中的分佈沒有那麼普遍, 只存在於高度濃縮的魚油及亞麻籽(LINSEED)或亞麻油中(LINSEED OIL), 在菜籽油, 胡桃油和胡桃本身, 以及南瓜籽裡會有中等數量。 因此, 缺乏奧米加3號是現今社會十分普遍的營養問題。

不飽和脂肪酸之所以成為必需是因為 :
1) 我們身體不能自行製造
2) 它們是體內製造前列腺素所必須的一種原料
3) 它們用於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

這些不飽和脂肪酸都與體內很多重要功能有關, 從維持消化系統健全到調節免疫系統, 以及調節血液的凝血功能。
因為吸收的比例不足而引起的問題包括 : 心臟病發的易感性, 以及免疫系統的功能降低或失調-即是傾向(過敏)或不足以對付傳染病。
脂 肪物質可擔當結構上或功能上的角色, 不論在我們體內或是在食物機體內. 其中一種功能性角色是合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如前面所述; 其餘兩種結構性角色是構成細胞膜外壁, 以及構成包住神經纖維的”絕緣體”(稱為髓鞘質MYELIN), 沒有它我們的神經便不能運作。

補充資料 : 多發性硬化症(MS)病人, 要進食大量亞麻素, 即使是好了, 一生也不可停止。 亞麻素-(必須要有木酚素, 才有治療效果)---亞麻籽必須用冷壓法將亞麻籽油酢出, 然後沉澱, 沉澱後會分開了三層, 最高兩層只可作食用油, 就只有最低部分才有木酚素. 當然要確定食進肚裡的亞麻素是100%都是該成分, 沒有其他雜質並要配合有好的包裝, 因光比熱更快破壞它們。亞麻素已包括了奧米加3、6、9號, 並且有著最好的比例, 也有EPA及DHA

至於類固醇的作用是抑制已混亂的免疫系統, 希望減低免疫系統自己攻擊自己的活躍度, 不但不能根治, 而且還削弱了體質, 容易再感染其他疾病, 還有類固醇本身的副作用(其中一項 : 骨質疏鬆)影響身體其他器官。 如 : 用類固醇抑壓哮喘, 最後就變成濕疹/牛皮癬, 再抑壓的話, 就會影響其他深層的器官肝、腎….也未可知。

身體此時要的不是強行壓抑而是平衝及矯正。

我們的醫學主張相信身體有自然的修復能力(我也相信這個), 只要透過正確飲食, 天然的營養補充(不主張食維他命丸等), 加上最切合病人的療劑(每一個人有其獨特性, 就算同一個病, 也有不同的症狀浮現, 要找出與該病人情緒精神肉體最吻合的療劑)將個人整體修正/平衡, 病就可得痊癒。
已有MS病人透過此醫療治癒, 所以你們也要繼續努力, 繼續尋求, 不要棄屢 ! 加油 !

一個修讀順勢療法(HOMEOPATHY)的學生 JOYCE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這個週末天氣好有空出去走走吧

2010「感恩 幸福 安康」慈善嘉年華,記得去參加喔!

由永齡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主辦,台北市政府協辦,並由鴻海科技集團及鴻海教育基金會共同贊助的『2010 感恩 幸福 安康-慈善嘉年華』,除展現鴻海科技集團之企業社會責任,並號召全民共同打造一個拼經濟獻愛心的公益慈善嘉年華會。

而當日罕見疾病金會有6個攤位參與,包括:黏土情 慈父心_鄭爸、彩印創意 揮灑人生_志洋、千絲萬縷 妙手生花_珝方、擁抱彩虹拼出愛--虹安媽媽、 不懼疼痛 畫出生命光亮—劉佩菁以及年節糖果餅乾販售--豆豆等。歡迎支持罕病的民眾們,記得當日至現場發揮愛心,一起為罕病加油!

相關就業推廣擺攤人物介紹,可至下列連結:
http://www.tfrd.org.tw/help/job.php?kind_id=10

◎活動時間: 2010年2月7日(日)10:30~16:00
◎活動場地: 市府廣場、市府路
◎ 活動內容:
1.愛心園遊會:年貨大街、庇護工廠及弱勢團體優質商品、災區原民文創產業與農
特產品之推廣。
2.巨星送愛演唱會:張菲主持,黃小琥、楊丞琳、楊宗緯、徐佳瑩、蝴蝶姐姐及身
障團體共同揮灑愛心參與演出。
3.百萬獎品大摸彩:液晶電視、筆記型電腦、iPhone、Wii、PSP Go、小家電等一
千多個獎品等你帶回家。
4.現場另設有國民美食專區、免費親子遊戲、吃喝玩樂通通行!


Share/Bookmark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583天的下半身僵硬,麻,灼熱刺痛的日子

算算至今天已經是第583天持續著下半身僵硬, 肌肉緊繃, 麻, 灼熱刺痛的日子, 一般人可能很難體會, 我想只有病友或親身經歷過得人才能體會那種感覺

感覺神經髓鞘已經部份被破壞的結果, 依舊對於冷熱相當敏感, 別人的冷和熱對我而言是""覺

運動神經髓鞘也有部份被破壞的結果, 在第2次下肢再度無力時(2008/9),心中有了末大的警覺和警惕.

突然疲累也是因為神經被破壞而導致的, 也邁入了第583天. 依舊持續著.

我能做的, 仍舊是保持著自己的信念, 盡量的用物理的方式緩解上述的症狀, 累的時候就盡量休息, 有精神的時候就盡量多活動(舒緩伸展筋骨, 躺著動或按摩), 但是請不要活動過頭!!

雖然生活上依舊不便(尚未完全脫離包大人的日子;也邁入了第583天), 但是我深信, 一定會好起來的, 細胞一定會再生的.
Share/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