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針對搜尋到的結果中(各位可以點選這個連結分別去看相關的文章),特別是 "腦血管阻塞引起的中風(stroke)" 的症狀部份,似乎有些存在於我自己本身的症狀內,同時,這些症狀與MS某些的症狀也相同。(我認為因為同屬於中樞神經組織壞死或病變或發炎所引起的症狀均相同所致)
只是該資料多屬於動脈阻塞的部份所引起。
其中一份資料如下提到:
腦中風主要分阻塞性、出血性兩種
由於腦中風有前述「阻塞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兩種,發病的過程及症狀不盡相同。胡漢華分述如下:
阻塞性腦中風(又稱為缺血性腦中風)只要有下列三類:
1.動脈硬化阻塞性中風-例如頸動脈、脊椎動 脈等大血管或分支因為動脈硬化而阻塞。
2.腦血管栓塞-血管本身沒問題,但是心臟或頸動脈的近端有雜質,流到腦中把血管塞住而造成症狀。
3.小洞中風-和腦出血有很大關係,小血管壁因高血壓而變得又厚又脆,甚至有點像小血管瘤,它可能被塞住或破裂。如果被塞住會形成小小梗塞,看起來便一個 洞一個洞。因為範圍較小,雖不致造成死亡,卻可能導致殘障、半身不遂,甚至癡呆症。在東方人身上最常見。事實上,腦出血機率不太多,反而腦血管梗塞出現比例高一些。
而現在發現的頸靜脈Jugular vein血管窄化或阻塞 (Venous Stenosis) 相同的也會造成腦部的缺血或缺氧,動脈和靜脈本屬於同一個流動系統,任何一支流只要阻塞或窄化,就一定會引起其他的血管流量增加和壓力上升。 所以中風的機率也就相對變大了!
而且另外其中一份資料如 下提到:
、腦中風的症狀
腦中風所造成的腦神經缺損症狀非常多樣化,在不同部位的腦部損傷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除了大家常見的半邊身體癱瘓、半邊身體感覺麻木、嘴角歪斜、說話不清楚之外,還包括了忽然發生的意識改變、智力下降、視力變差、視野缺損、複視、耳聾、空間、定向力不足、思考減退、遲緩以及走路搖晃,半側(左或右)急性肢體癱瘓無力、麻木、突發性講話障礙或口齒不清等等徵狀,嚴重的甚至會 產生重度昏迷或者是呼吸困難的情形。因此,只要遇到忽然發生有以上所提的腦神經缺失徵狀,就有可能是腦中風的情形。
小中風:頭暈目眩、手腳麻痺無力、眼睛看不清楚、說話口齒不清,但是症狀一會兒便消失,千萬別輕忽。醫師表示,這可能是俗稱「小中風」的暫時性腦缺血。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症狀與MS某些的症狀也相同。(我認為因為同屬於中樞神經組織壞死或病變 或發炎所引起的症狀均相同所致)
附上胡醫師有關於超音波檢驗靜脈血管的論文
*Chung CP, Hsu HY, Chao AC, Hu HH:Re: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venous reflux in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Ultrasound study.Neurology.2007.68(2):163
*Chung CP, Hsu HY, Chao AC, Sheng WY, Hu HH: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cerebral venous outflow impairment- insight from the abnormal flow patterns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07
*Chung CP, Hsu HY, Sheng WY, Hu HH:Flow volume in the jugular vein and related hemodynamics in the braches of the jugular vein.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07.33(4):500-505
* Hsu HY, Chen YY, Yang FY, Chung CP, Sheng WY, Yen MY, Hu HH* :Reflux of jugular and retrobulbar venous flow in transient monocular blindness.Annals of neurology.2007
也附上榮總對於腦血管檢驗方式的詳細資料如下:腦血管疾病的輔助性檢查,如杜普勒超音波血流檢查(Doppler ultrasound blood flow studies),可顯示大血管,包括頸動脈﹙carotid artery﹚與基底脊椎動脈﹙basilar and vertebral arteries﹚,的動脈硬化斑塊(atheromatous plaques)與狹窄。血管攝影(angiography),可以更精確地找出大血管的狹窄或阻塞、動脈瘤、動靜脈畸型、及其他如動脈炎等血管疾病。除 此之外,磁振血管攝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與磁振靜脈攝影 (MRV),可用來檢視顱內的大動脈與大靜脈,並且沒有輻射線,安全性較高;但對較小的血管,準確度不如血管攝影。
北榮腦中風小組待命醫師都是資深神經內科、神經外 科與神經放射科主治醫師,團隊高度整合、氣氛和諧,「我們是全台灣協調性最好的腦中風中心,」而神經放射科在1985年完成台灣第一例頸動脈血管擴張術,治療嚴重頸動脈狹窄。
神經放射專科的專業徹底被看見
參與完成台灣第一例頸動脈血管擴張術,治療嚴重頸動脈狹窄的鄧木火主任說,多年前,台灣醫療界已經將支架應用在身體其他部位,但頸動脈部位還沒人做,北榮 放射線科透過參加國外相關課程與邀請國外專家來台指導,慢慢發展研究,終於挑戰成功。
「使用支架治療頸動脈狹窄、放射線治療在其他醫學中心多由心臟科做,但我們認為放射科更適合做,因為放射科最熟悉腦部血管分布,這也是中風病人的特性,」 胡漢華剖析,並不是血管有點阻塞就要治療,須仰賴團隊評估病人將來中風的機率及現在接受手術的風險,如果單由心臟科負責,未必了解中風的自然過程。
所以說了一大堆,重點是:
1. 若只要發現顱內靜脈血管窄化或阻塞(Venous Stenosis),就有可能增加中風的機會!
2. 所以既然發現了這個現象,就該立刻處理並且解決這個問題!以免進一步造成悲劇的發生!
3. 既然北榮團隊在1985年就能夠完成第一次頸動脈的血管擴張手術,我想對於頸靜脈應該不是很難的事!
4. 若MS的病人當中真的有此一情形存在,那無疑是雪上加霜(多發性硬化症+潛在中風)!禍不單行!更需要解決這個潛在的問題以避免MS病患步入無法復原的道路。
胡醫師,北榮團隊! I believe in you! 我相信您和北榮團隊一定能夠解決顱內靜脈血管窄化或阻塞(Venous Stenosis)的問題的!